歙县一老人不慎摔下楼梯身亡 ,这隐患你注意了么


大江网/大江新闻客户端讯(通讯员 郭伟卫、赵志杰、胡诗雨)7月12日至18日,赣南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“小橘灯”暑期社会实践队师生一行18人深入瑞金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。
红都铸魂:坚定信仰守初心
抵达瑞金后,赣南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毛磊焱动员强调:青年学子们要以脚步丈量红色热土,以行动践行初心使命,深刻感悟瑞金红色史这本教科书,追根溯源探寻红色基因,在学思践悟中汲取奋进力量,奏响新时代的青春强音。
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,队员们凝视着镌刻岁月痕迹的文物与图画,仿佛穿越时空,触摸到那段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;二苏大旧址内,讲解员龚秋剑生动还原历史画卷,让革命记忆在听众心中激荡回响;在沙洲坝红井旁,赖雨彤同学深情讲述“吃水不忘挖井人”的故事,带领队员们齐唱《红井水》,清澈的井水照应着鲜红的旗帜,更浸润着每个人的心田;在“一苏大”会址、“古树挡弹”的传奇故事诉说着群众与红军生死与共的深情;在红军烈士纪念塔前,队员们面向团旗庄严宣誓,誓言响彻云霄;在中央红色医院旧址,傅连暲举家携60箱医疗器械投身革命的壮举,让队员们深刻领悟“政治坚定、技术优良、无私奉献”的崇高精神。
这是一次心灵的淬炼,更是一场信仰的升华。赣南医科大学的青年学子追寻先辈足迹,感悟初心使命。
童心筑梦:多元服务传温暖
实践队深入乡村基层,在河背街社区“童心港湾”、金星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、叶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地,以知识为桥、以爱心为纽带,精心构筑乡村儿童的成长乐园。队员们以严谨求实的态度,通过普通话推广、汉字书写、防溺水教育、反诈骗宣传、法律知识普及、心理健康辅导等多元服务,为乡村儿童筑牢安全防线,更为他们的纯真梦想点亮希望之光。在这一系列活动中,赣南医科大学学子以知识、技能与真情等为乡村儿童们的美好未来保驾护航。
乡村砺能:一线调研践真知
“小橘灯”实践队深入瑞金基层一线,在瑞金沙洲坝、叶坪、朱坊等乡镇街道开展扎实调研。通过入户走访、问卷调查、情景演绎、躬身体验等方式,重点围绕聚焦抗战精神赓续、身心健康管理、红色文化遗址法治保护机制等主题进行宣传调研。用“拉家常”的方式倾听民声,既当调研员记录一手资料,又当宣传员普及健康知识,更当智囊团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。通过面对面交流、点对点服务,真正实现了“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”的实践目标。在这场青春与乡土的“双向奔赴”中,青年学子们将课堂所学化作实践担当,用脚步丈量民情、以知识反哺热土、用专业服务民生。这不仅是一次社会实践,更是一堂知行合一的思政课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。
匠心传承:岁月坚守攀高峰
暑期社会实践不仅是一次青春历练,更是一场薪火相传的成长之旅。在瑞金这片红色热土上,实践队员们怀着虔诚之心,寻访当地德高望重的长者,聆听他们坚守、奉献与热爱的动人篇章。省级非遗竹编传承人杨荣仿以“择一事终一生”的执着,让千年竹编技艺焕发新生;扎根乡村教育六十载的唐敏乾老师,用三千桃李诠释了“坚守”二字的千钧重量。他们斑白的鬓角镌刻着岁月,却闪耀着永不褪色的精神光芒。
队员们从老一辈的坚守中读懂,真正的传承不仅是技艺的延续,更是精神的接力。新时代青年必将以奋斗为笔,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续写新的时代华章,让信仰之火永续相传,让精神之光永不熄灭。